房地产商如何做好产业园区?
从碧桂园宣布“产城融合”战略;恒大投身“科技强国”建设,剑指“三大产业化基地、世界级科创中心”;万科创新产业园区模式“热带雨林”体系标志着3大房企巨头纷纷进军产业园区行业。
从表格看出:前20强的房企拥有足够的实力,他们转型、拓展产业园区行业,他们的目光最可能仍然放在一二线城市。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他们的需求无非就是两点,城市地标(建筑整体造型)以及税收。城市地标对于前20强的房企而言不在话下,税收可能就是他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房企如何做好产业园区
1、沉心做地产
产业园区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造完园区,招商就可以做好的。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产业定位,根据产业定位,建设符合产业需求的建筑,在运营过程中园区方需要拥有产业资源、产业服务的能力、园区配套服务、金融服务等等。
2、并购多合作
对于现阶段转型的房企而言,产业资源稀缺成为最大的难题。产业园区行业,地产只是平台、产业才是主体。然而产业资源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通过企业并购、多方合作可以在现阶段帮助房企解决这一难题。
企业并购
对于“不差钱”的房企,企业并购或许是条最直接、最“暴力”的方式。例如万科收购普洛斯、泰禾收购北科建股权等,都是希望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快速进入产业园区行业,并购原有的产业园区企业,利用其原有产业资源,快速在产业园区行业站稳脚跟。
房企+产业
相比于企业并购,房企+产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更小。例如2018年初,碧桂园、富士康携手拿下总价达39亿的朱村地块。房企通过产业拿到大面积土地,进行联合开发,产业企业既解决了房企拿地的难题,又帮助可帮助房企以产业企业为核心快速打造相关产业链。
房企+园区
相比于房企,在产业园区行业跌怕滚打多年的产业园区的企业,在产业打造、产业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房企与产业园区企业的合作,双方可以取长补短,房企可以弥补产业园区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产业园区企业可以弥补房企在园区打造、产业打造方面的不足。但是相比于前两类,房企+园区的合作模式,还将牵涉利益的分配,如何根据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分配,将是现阶段阻碍房企和产业园区企业合作的最大问题。
3、总结
当前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园区市场,同质化竞争同样激烈,如何在多元化战略同时推进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以及定制化的服务和科学的运营模式,也成为影响各房企未来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房企转型产业园区行业是顺应行业发展、政策导向的大趋势。
评论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