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招商引资投资指南|企业投资决策解析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招商引资投资指南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招商引资电话:021-64398555

报告用途: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罗泾镇产业布局、资源禀赋及投资环境的全景式参考,助力企业精准选址与发展决策
编制对象:绿色低碳产业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现代物流企业、精品农业及农文旅融合项目运营方、投资机构及创新创业团队
数据时效:2025 年 10 月(政策依据为 2024-2025 年最新发布文件,经济数据来源于 2024 年度统计及重点项目备案信息)
编制单位:上海梧桐联行产业招商选址专家组
一、宝山区罗泾镇街镇简介
罗泾镇地处宝山区西北部,东临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连月浦镇、罗店镇,西接嘉定区徐行镇、华亭镇,北邻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镇域总面积约 48.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 6.8 万人。作为宝山 “北转型” 战略中 “科创中心主阵地特色承载区”,罗泾镇以 “一区一园一镇” 为战略定位,全力打造主阵地特色承载区、主城区生态后花园、样板区先行示范镇,建设 “实力罗泾、生态罗泾、和谐罗泾”。
罗泾镇历史底蕴深厚,成陆于唐代,拥有萧泾古寺、洋桥村等历史文物保护点,及 “十字挑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喜风糕”(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遗文化;先后获评 “全国特色小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国家卫生镇” 等 20 余项国家级、市级荣誉。2021 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61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17.22 亿元;2024 年推进产业转型,盘活低效产业用地 150 亩,推动罗泾港配套产业园近 800 亩产业空间能级提升,形成以绿色低碳、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为主导,精品农业协同发展的 “3+1” 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数智宝地・罗泾园 2024 年竣工开园即实现 80% 去化率,集聚 15 家优质企业,创宝地资产制造业园区招商新纪录。
二、宝山区罗泾镇区位介绍
(一)罗泾镇地理坐标
位于宝山区西北门户,处于长三角沿江沿海发展带沪苏对接节点,镇域内长江岸线资源丰富,距上海市中心约 35 公里,是上海北部连接江苏太仓的重要枢纽,也是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之一,素有上海 “北大门” 之称。
(二)罗泾镇战略叠加优势
  1.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叠加宝山 “北转型” 与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政策红利;
  1. 与宝山工业园区实行 “区镇合一” 管理体制,共享 23 平方公里市级工业园区的产业配套与政策资源;
  1. 紧邻在建 S16 蕰川高速(南北主干道),建成后将分流 G1503 绕城高速货车流量,缩短至太仓港、外高桥的通行时间,强化沪苏跨江联动;
  1. 作为上海农业主阵地,农用地占宝山区 50% 以上,承担全市 30% 的原水供应,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优势独特。
三、宝山区罗泾镇区域产业分析定位
(一)罗泾镇战略定位
以 “绿色转型、港产联动、城乡融合” 为发展目标,构建 “3+1” 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基地、上海北部高端装备制造配套高地、长江口现代物流枢纽节点及都市精品农业标杆区,实现 “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 双轮驱动。
(二)罗泾镇细分赛道布局
  • 绿色低碳产业:聚焦新能源材料、碳减排技术、循环经济,依托宝武罗泾碳中和产业园,培育志纬新材料、极欧电力(签约 1.2 万平方米厂房,依托宝钢原料优势降本)等企业,打造央地协同转型样板;
  • 高端装备制造:围绕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以初心智谷 -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园为载体,引入宝武智矿、宝罗机器人等算力与人工智能企业;
  • 现代物流:依托罗泾港深水岸线(2024 年集装箱吞吐量 100 万标箱,2025 年预计 120 万标箱),发展临港物流、大宗商品仓储配送、智慧物流平台,集聚厦门象屿、中国五矿华东物流基地;
  • 精品农业:以 “宝农 34” 大米(上海市优质大米金奖 “四连冠”)、长江口大闸蟹(“王宝和杯” 金蟹奖)为核心,发展数字设施农业、农文旅融合,推进藜麦创新、数字化河蟹养殖项目,打造 “花果宝山” 区域品牌。
四、宝山区罗泾镇产业优势
(一)罗泾镇龙头牵引与集群效应初显
宝武系、上港系等央企资源形成强大牵引,极欧电力因 “毗邻宝钢厂区与罗泾港,降低运输成本” 签约落地;率为科技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后,延伸智能制造产业链条。2024 年数智宝地・罗泾园集聚 15 家优质企业(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开园去化率 80%,产业集聚效应快速显现;宝之云 IDC 罗泾基地一期至四期投产,大数据及产业互联网集群初具规模。
(二)罗泾镇空间转型释放发展增量
通过低效用地盘活与存量转型拓展空间:2024 年推动芬尚集团等 “工业上楼”,盘活低效产业用地 150 亩;罗泾港配套产业园近 800 亩空间启动转型,“连片收储 + 规划重构” 清退落后产能;数智宝地・罗泾园通过 2.8 平方公里老旧厂区转型,建成 36 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实现 “低效用地蝶变产业高地”,累计可释放产业载体超 50 万平方米,且多为熟地,具备 “拿地即开工” 条件。
(三)罗泾镇港产联动与生态协同优势突出
拥有长江深水岸线,罗泾港作为上海重要港口节点,与 S16 蕰川高速(在建)形成 “港路联动” 物流网络,快速对接太仓港、外高桥,降低企业货运成本。同时镇域森林面积 589 公顷,覆盖率 16.77%,拥有 324 公顷水资源保护区、400 公顷长江原水基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适配绿色低碳、农文旅业态需求,2021 年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四)罗泾镇央地合作创新发展模式
建立宝武集团、宝地资产与区镇两级政府协同机制,形成全流程企业代办、联合招商、租税联动等特色服务。数智宝地・罗泾园通过 “政府把控产业导向 + 国企建设运营 + 企业精准入驻” 模式,高效推进转型与招商;三年累计投入区、镇级扶持资金 3.44 亿元,支持新材料、智能制造企业研发与空间改造,成为跨江联动、产业融合示范区。
五、宝山区罗泾镇交通优势
(一)罗泾镇轨道交通
规划中的市域铁路宝嘉线将贯穿镇域,衔接上海主城与江苏太仓,目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现状可通过公交接驳地铁 7 号线美兰湖站,经换乘直达人民广场、浦东机场等核心区域,未来轨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加密。
(二)罗泾镇地面路网
形成 “四横三纵” 骨干路网:沪太公路贯穿南北,连接上海主城与太仓;S7 沪崇高速已通车,45 分钟直达虹桥枢纽;在建 S16 蕰川高速为南北向主干道,采用 “客货分离” 设计,预计货运效率提升 60%,缩短至太仓港、外高桥通行时间;杨北路、陈川路等完善城区微循环,自驾经沪太公路 50 分钟直达市中心。
(三)罗泾镇枢纽衔接
罗泾港作为长江口重要港口节点,具备深水靠泊能力,2024 年 8 月集装箱码头投产,年底吞吐量达 100 万标箱,2025 年预计 120 万标箱,三期建成后将形成 600 万标箱全自动化码头,承担大宗商品运输,为临港物流、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原料与产品运输支撑;距在建高铁宝山站约 20 公里,未来可通过 S16 高速快速衔接,纳入长三角 “一小时通勤圈”。
六、宝山区罗泾镇区域产业生态布局与功能平台
(一)罗泾镇产业生态布局
构建 “一核两带三片区” 发展格局:
  • 一核:以数智宝地・罗泾园为核心,聚焦绿色低碳与高端装备制造,打造产业转型核心引擎;
  • 两带:沿沪太公路打造科创产业带(集聚智能制造、研发创新),沿长江岸线打造临港物流带(布局港口配套、大宗商品物流);
  • 三片区:北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精品农业、农文旅)、中部城镇服务片区(商业与生活配套)、南部产业协同片区(与宝山工业园区联动)。
(二)罗泾镇核心功能平台
  1. 招商服务一体化平台:建立区镇联动 “全流程代办” 机制,为企业提供注册审批、土地规划、政策申报一站式服务,2024 年协助数智宝地・罗泾园企业解决手续问题 8 个,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深化 “首席代办专员”“一线代办专员” 机制,确保重点企业沟通全覆盖;
  1. 绿色技术创新平台:依托宝武罗泾碳中和产业园,搭建碳减排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联动宝钢集团开展新能源材料联合攻关;2025 年落地 “宝山纳米新材料创新应用研究院”,推动碳纳米材料技术产业化;
  1. 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与市农科院 “院地合作”,设立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基地,为精品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永大菌业获 “全国县级优质田间学校”;打造 “五村联动” 创业基地,孵化农村合作社 15 家、农业企业 2 家;
  1. 物流信息协同平台:整合罗泾港、物流企业数据资源,提供货运调度、仓储管理信息化服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进罗泾港保税物流中心(B 型)申请,聚焦跨境电商与供应链金融。
七、宝山区罗泾镇资源禀赋
(一)罗泾镇空间资源
拥有宝山北部稀缺连片产业空间:数智宝地・罗泾园核心区 I 期占地 12.2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6 万平方米;罗泾港配套产业园近 800 亩空间启动转型,累计可释放产业载体超 50 万平方米,多为熟地供应,具备 “拿地即开工” 条件;宝山工业园区罗泾板块(23 平方公里市级产业基地)承接先进制造功能。
(二)罗泾镇生态环境资源
镇域森林覆盖率 16.77%,拥有罗泾公园、新川沙河生态公园、千亩涵养林等生态休闲空间;324 公顷水资源保护区与 400 公顷长江原水基地构成生态屏障,承担上海市 30% 原水供应;163 条河道(总长 152.91 公里)与郊野绿地系统,营造宜居宜业环境,适配绿色低碳、文旅项目需求。
(三)罗泾镇农业与水资源
农用地总面积约 973 公顷,占宝山区 50% 以上,粮食总产量占全区 75% 以上,是上海重要的粮食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宝农 34” 大米年销售产值超 2000 万元,长江口大闸蟹年销售产值超 2500 万元;水资源保障能力突出,为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提供稳定支撑。
(四)罗泾镇人力资源资源
周边 30 公里内集聚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高校,为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提供技术人才;与本地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技能培训,2024 年定向输送产业工人超 300 人;2025 年计划通过 06-05 地块安置房项目(1048 套住宅)与人才公寓建设,新增居住配套 1000 余套,提升人才吸附能力;发放 “樱花卡” 会员服务,为人才提供安居资助与专项激励。
八、宝山区罗泾镇商业配套
(一)罗泾镇商业综合体
现有新市镇商业体覆盖超市、餐饮、零售等基础业态,满足企业员工日常消费;距中集美兰湖金地广场约 10 公里(2024 年营业额 10 亿元),辐射高端消费与商务需求;规划中的罗泾港配套产业园商业配套区,将引入物流配套服务、商务餐饮等业态,完善产业服务功能;宝祥新苑等社区商业体补充社区级消费需求。
(二)罗泾镇教育医疗
  • 教育:镇域内拥有罗泾中学、罗泾中心小学、罗泾中心幼儿园等 7 所学校,形成从学前到初中的教育体系,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硬件水平居郊区前列;规划基础教育设施 17 所(含 10 所幼儿园、3 所小学、2 所初中),进一步完善教育矩阵;
  • 医疗: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常见病诊疗,距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乙等)约 15 公里,满足高端医疗需求,社区健康驿站覆盖主要居民区。
(三)罗泾镇商务生活配套
数智宝地・罗泾园等产业载体配建员工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基础配套;2025 年下半年交付 06-05 地块安置房项目,配套建设罗泾镇第三幼儿园、公共绿地、菜场等,完善 “15 分钟生活圈”;镇域内设有市民健身中心、97 个健身点及多片运动场地,拥有蟹逅馆、水母驿站、耕织园等农文旅配套,满足员工休闲需求。
九、宝山区罗泾镇营商环境
(一)罗泾镇政务服务效能
打造 “全流程代办 + 联合招商” 服务模式,区镇两级政府与宝地资产协同,为企业提供从对接、手续办理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建立 “党政班子成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包干联系机制”,累计走访企业 2554 户,帮助解决问题 116 件;推行 “一企一策” 精准服务,通过租税联动、全生命周期管理,2024 年协助 15 家企业注册落地,审批效率提升 30% 以上;召开营商环境推介大会、“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二)罗泾镇企业培育体系
建立 “初创 - 成长 - 成熟” 梯度培育机制:对入驻数智宝地・罗泾园的优质企业提供租金减免、设备补贴;组织银企对接会 12 场,2024 年协助企业融资超 3 亿元;设立 “育鹰协会” 等创业者自律组织,三年新增注册企业 10880 户,注册资本 600 亿元,带动就业约 6560 人;推动企业与宝武、上港等龙头开展产业链合作,极欧电力等实现原料直供,降低生产成本。
(三)罗泾镇人才服务保障
规划建设人才公寓,为高端人才提供住房保障;产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 250 万元安家补贴,核心技术人员按研发贡献最高 50 万元专项奖励;技能人才参加职业培训享全额补贴,获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最高奖励 5 万元;推荐引进高端人才的企业最高 25 万元奖励;开通人才服务 “绿色通道”,协助办理落户、子女入学,2024 年完成特殊人才落户 15 人,协调子女入学 23 人次。
十、宝山区罗泾镇优势分析
  1. 门户区位与交通升级叠加:作为沪苏对接门户,S16 蕰川高速建成后成为长三角物流枢纽,罗泾港与高速路网 “港路联动”,显著降低物流成本,对临港产业、物流企业吸引力突出;罗泾港集装箱吞吐量 2025 年预计 120 万标箱,三期建成后达 600 万标箱,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1. 空间储备与转型潜力充足:800 亩罗泾港配套产业园 + 150 亩低效用地盘活形成 “增量 + 存量” 组合,数智宝地・罗泾园 36 万平方米载体已投用 80%,多为熟地供应,“工业上楼” 适配现代产业需求;
  1. 央地协同与产业基础扎实:宝武系、上港系企业提供产业链支撑,数智宝地・罗泾园招商去化率印证产业吸引力,绿色低碳与高端装备制造根基逐步夯实;三年投入 3.44 亿元扶持资金,推动技术研发与空间改造;
  1. 生态与农业资源独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 上海原水供应基地,森林覆盖率 16.77%,“宝农 34”“长江口大闸蟹” 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显著,为农文旅融合、绿色产业提供差异化竞争力。
需客观说明的是,目前轨道交通仍以规划为主,现状通勤效率与中心城区存在差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产业多元化程度有待提升;常住人口集聚度较低(6.8 万人),商业配套能级需随产业导入同步优化。
十一、宝山区罗泾镇区域产业优惠扶持政策
(一)罗泾镇产业政策
  1. 绿色低碳专项支持:新入驻新能源材料、碳减排技术企业,最高 600 万元研发设备购置补贴;实现碳减排目标的企业,按减排量每吨 50 元奖励(年度最高 200 万元);
  1. “工业上楼” 激励:“工业上楼” 建设项目最高 400 万元建设补贴;入驻转型载体的制造类企业,3 年租金补贴(年最高 150 万元);
  1. 物流产业扶持:年货运吞吐量超 500 万吨的物流企业,最高 300 万元运营补贴;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企业,按平台投入 20% 补贴(最高 200 万元);
  1. 农业产业奖励:获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认证的企业最高 50 万元奖励;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的,按年度营收 10% 补贴(最高 100 万元);孵化农业企业、合作社的,给予每户 2-5 万元启动资金。
(二)罗泾镇人才政策
  1. 高端人才激励:产业领军人才最高 250 万元安家补贴;核心技术人员按研发贡献最高 50 万元专项奖励,特别优秀者 “一事一议”;
  1. 人才服务保障:重点企业高管子女优先对接区域优质学校;技能人才获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最高 5 万元奖励;推荐引进高端人才的企业最高 25 万元奖励;人才公寓租赁补贴最高覆盖租金 50%(最长 3 年)。
(三)罗泾镇科技政策
  1. 研发创新补贴:企业联合高校开展绿色技术攻关的,研发投入 30% 以内补贴(最高 400 万元);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的,最高 250 万元建设补贴;
  1. 成果转化奖励: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承接企业最高 150 万元奖励;技术合同成交额超 5000 万元的,额外 50 万元奖励;
  1. 金融赋能支持:科创企业获股权投资的,投资方最高 3% 风险补贴;开展绿色信贷融资的,利息总额 60% 以内贴息(年贴息最高 150 万元);初创企业可申请最高 50 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十二、宝山区罗泾镇优质载体空间 / 产业空间
(一)罗泾镇数智宝地・罗泾园
宝武罗泾碳中和产业园核心载体,由宝地资产运营,总规划面积 2.8 平方公里,首期核心区 I 期占地 12.2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6 万平方米,聚焦绿色低碳、高端装备制造。已建成载体 15 万平方米,入驻率 80%,集聚率为科技、极欧电力等 15 家企业;剩余 21 万平方米载体预计 2026 年竣工,可提供 500-5000 平方米定制化厂房与研发空间;集成屋顶光伏(年发电 1200 万千瓦时),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二)罗泾镇罗泾港配套产业园
规划面积近 800 亩,位于长江岸线与 S16 蕰川高速交汇处,重点布局现代物流、临港配套制造。已完成厦门象屿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五矿华东物流基地进入前期筹备;规划建设 12 万平方米高标准物流仓库与 8 万平方米配套服务楼,2025 年启动首批 10 万平方米载体招商,可承接大宗商品仓储、智慧物流、临港加工项目,享受 “港路联动” 物流优势。
(三)罗泾镇初心智谷 -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园
位于沪太公路科创带,总规划面积 300 亩,总建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一期 8 万平方米载体已竣工,引入宝罗机器人等企业;二期 17 万平方米载体采用 “工业上楼” 模式,配备共享测试实验室与智能生产车间,预计 2026 年投用,可提供 1000-3000 平方米研发生产空间,承接宝武系企业配套订单。
(四)罗泾镇罗泾农业科技示范园
占地面积 1200 亩,“院地合作” 核心载体,重点发展数字设施农业、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已建成 5 万平方米智能温室与 2 万平方米加工车间,引入藜麦创新、数字化河蟹养殖项目;规划建设 3 万平方米农文旅融合区,配套展示体验空间,2025 年开放招商,可承接农业科技、乡村旅游、研学教育项目,联动 “宝农 34”“长江口大闸蟹” 品牌拓展市场。
(五)罗泾镇其他特色载体
  • 长江口科创产业园:规划发展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研发、高端设备制造总部,打造 “大数据 + 互联网 + 供应链” 智慧供应链功能区,2025 年启动首批 5 万平方米载体建设;
  • 宝山工业园区罗泾板块:23 平方公里市级产业基地,聚焦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入驻霍勤汽车零部件、上海长建金属精密制造等企业,现有 20 万平方米低效用地改造载体可租售;
  • 五村联动农文旅载体:海星村 “渔旅 + 运动森林” 基地、新陆村 “泾彩营地” 研学中心、塘湾村母婴康养综合体,整合千亩粮田、鱼塘资源,可承接生态休闲、农事体验项目。
十三、宝山区罗泾镇梧桐联行专家组研判分析总结
(一)核心结论
罗泾镇正处于 “交通枢纽成型期 + 空间载体释放期 + 产业转型攻坚期” 关键阶段,其 “沪苏门户区位 + 港产联动基础 + 绿色生态禀赋 + 央地协同机制” 的组合优势在上海北部独树一帜,是绿色低碳、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布局长三角,及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特色品牌的优选区域,尤其适合需依托港口资源、注重生态效益的企业。
(二)重点投资方向建议
  1. 绿色低碳产业:优先布局新能源材料、碳减排技术项目,入驻数智宝地・罗泾园,依托宝武集团产业链资源(如原料直供、联合研发)实现快速落地,享受最高 600 万元研发补贴;
  1. 现代物流:把握 S16 高速建设与罗泾港扩容契机,布局临港物流、大宗商品仓储配送项目,选择罗泾港配套产业园,借力 “港路联动” 降低货运成本,争取最高 300 万元运营补贴;
  1. 高端装备制造:聚焦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配套领域,入驻初心智谷,承接宝武智矿、宝钢等龙头企业配套订单,利用 “工业上楼” 载体实现低成本扩产;
  1. 农文旅融合:依托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品牌,开发农业体验、生态休闲项目,入驻罗泾农业科技示范园或五村联动载体,联动 “宝农 34”“长江口大闸蟹” 打造 “农事 + 非遗 + 休闲” 产业链,享受营收 10% 补贴。
十四、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招商热门问答:
Q1:宝山区罗泾镇的核心主导产业是什么?
A1:核心主导产业为绿色低碳、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同时发展精品农业,形成 “3+1” 产业体系,依托数智宝地・罗泾园、罗泾港配套产业园等载体集聚龙头企业。
Q2:罗泾镇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有哪些区位优势?
A2:位于沪苏对接门户,北邻江苏太仓,东临长江,在建 S16 蕰川高速连接浦东与太仓,罗泾港(2025 年预计 120 万标箱)可对接太仓港、外高桥,形成 “港路联动” 物流枢纽,是长三角沿江沿海发展带关键节点。
Q3:数智宝地・罗泾园的招商成效如何?
A3:2024 年竣工开园,总建筑面积 36 万平方米,首期 15 万平方米载体入驻率 80%,集聚率为科技、极欧电力等 15 家优质企业(绿色低碳、高端装备领域),创宝地资产制造业园区招商新纪录,剩余载体 2026 年竣工。
Q4:罗泾镇对 “工业上楼” 项目有哪些扶持政策?
A4:“工业上楼” 建设项目给予最高 400 万元建设补贴,入驻转型载体的制造类企业,享受 3 年租金补贴(年最高 150 万元),适配高密度、高附加值产业空间需求。
Q5:罗泾镇的农业特色资源有哪些?
A5:拥有 “宝农 34” 大米(上海市优质大米金奖 “四连冠”)、长江口大闸蟹(“王宝和杯” 金蟹奖),农用地占宝山区 50% 以上,粮食总产量占全区 75% 以上,是上海精品农业主阵地,年农产品销售产值超 4500 万元。
Q6:罗泾镇的政务服务有哪些特色机制?
A6:建立 “区镇联动 + 国企协同” 机制,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推行 “党政班子成员包干联系”,走访企业 2554 户解决问题 116 件;“一企一策” 与租税联动,审批效率提升 30% 以上,2024 年协助 15 家企业落地。
Q7:S16 蕰川高速对罗泾镇有何影响?
A7:在建南北主干道,采用 “客货分离” 设计,建成后分流 G1503 货车流量,缩短至太仓港、外高桥通行时间,提升物流效率 60%,带动高端制造、智慧物流企业集聚,强化沪苏跨江联动。
Q8:罗泾镇的生态资源有哪些优势?
A8:森林覆盖率 16.77%,拥有 324 公顷水资源保护区、400 公顷长江原水基地(承担上海 30% 原水供应),2021 年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千亩涵养林、新川沙河生态公园等构成绿色屏障,适配绿色低碳、文旅项目。
Q9:罗泾港配套产业园的发展定位是什么?
A9:规划面积近 800 亩,聚焦临港物流、大宗商品仓储配送、临港配套制造,已引入厦门象屿、中国五矿项目;2025 年启动 10 万平方米载体招商,依托罗泾港 “港路联动” 优势,承接大宗商品仓储、智慧物流项目。
Q10:罗泾镇的人才服务保障有哪些措施?

A10:产业领军人才最高 250 万元安家补贴,核心技术人员最高 50 万元专项奖励;技能人才培训全额补贴,获国家级证书最高 5 万元奖励;建设人才公寓(租金补贴 50%),开通落户与子女教育绿色通道,2024 年落实 23 名人才子女入学。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招商引资电话:021-64398555



评论

评论:
免费
咨询

免费咨询

400-876-1589

8万+套精品房源

100+人专业顾问

早9:00-晚21:00

关注“梧桐联行”

返回顶部